rsync的命令格式

rsync [OPTION]... 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
笔者在一开始举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即为第一种格式,第二个例子即为第二种格式,但不同的是,笔者并没有加user@host 如果不加默认指的是root 。第三种格式是从远程目录同步数据到本地第四种以及第五种格式使用了两个冒号,这种方式和前面的方式的不同在于验证方式不同,稍后详细介绍

给一个网卡设定多个IP

linux系统中,网卡是可以设定多重IP的,笔者曾经管理的一台服务器的eth1就设定了5IP,实在是够变态的



ifcfg-eth0复制成ifcfg-eth0:1 然后编辑ifcfg-eth0:1修改DEVICE以及IPADDR保存后重启网卡



再次查看eth0上就有两个IP这里你要注意一下,文件名(ifcft-eth0:1)写成什么都无所谓,但是文件内的DEVICE=eth0:1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格式写,否则你启动不起来网卡

shell脚本练习题

1. 编写shell脚本,计算1-100的和;

2. 编写shell脚本,要求输入一个数字,然后计算出从1到输入数字的和,要求,如果输入的数字小于1,则重新输入,直到输入正确的数字为止;

3. 编写shell脚本,把/root/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只需要一级)拷贝到/tmp/目录下;

4. 编写shell脚本,批量建立用户user_00, user_01, … ,user_100并且所有用户同属于users组;

5. 编写shell脚本,截取文件test.log中包含关键词’abc’的行中的第一列(假设分隔符为”:”),然后把截取的数字排序(假设第一列为数字),然后打印出重复次数超过10次的列;

6. 编写shell脚本,判断输入的IP是否正确(IP的规则是,n1.n2.n3.n4,其中1<n1<255, 0<n2<255, 0<n3<255, 0<n4<255)。

以下为练习题答案:

1.#! /bin/bash

sum=0

for i in `seq 1 100`; do

sum=$[$i+$sum]

done

echo $sum
2.#! /bin/bash

n=0

while [ $n -lt "1" ]; do

read -p "lease input a number, it must greater than "1":" n

done



sum=0

for i in `seq 1 $n`; do

sum=$[$i+$sum]

done

echo $sum
3.#! /bin/bash

for f in `ls /root/`; do

if [ -d $f ] ; then

cp -r $f /tmp/

fi

done
4.#! /bin/bash

groupadd users

for i in `seq 0 9`; do

useradd -g users user_0$i

done



for j in `seq 10 100`; do

useradd -g users user_$j

done
5.#! /bin/bash

awk -F':' '$0~/abc/ {print $1}' test.log >/tmp/n.txt

sort -n n.txt |uniq -c |sort -n >/tmp/n2.txt

awk '$1>10 {print $2}' /tmp/n2.txt
6.#! /bin/bash

checkip() {

if echo $1 |egrep -q '^[0-9]{1,3}\.[0-9]{1,3}\.[0-9]{1,3}\.[0-9]{1,3}$' ; then

a=`echo $1 | awk -F. '{print $1}'`

b=`echo $1 | awk -F. '{print $2}'`

c=`echo $1 | awk -F. '{print $3}'`

d=`echo $1 | awk -F. '{print $4}'`



for n in $a $b $c $d; do

if [ $n -ge 255 ] || [ $n -le 0 ]; then

echo "the number of the IP should less than 255 and greate than 0"

return 2

fi

done

else

echo "The IP you input is something wrong, the format is like 192.168.100.1"

return 1

fi

}



rs=1

while [ $rs -gt 0 ]; do

read -p "lease input the ip:" ip

checkip $ip

rs=`echo $?`

done

echo "The IP is right!"

rsync常用选项

-a
: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属性,等同于-rlptgoD -a选项后面可以跟一个 --no-OPTION 这个表示关闭-rlptgoD中的某一个例如 -a --no-l 等同于-rptgoD
-r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主要是针对目录来说的,如果单独传一个文件不需要加-r,但是传输的是目录必须加-r选项
-v :打印一些信息出来,比如速率,文件数量等
-l :保留软链结
-L :向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结,如果是SRC中有软连接文件,则加上该选项后将会把软连接指向的目标文件拷贝到DST
-p :保持文件权限
-o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delete :删除那些DSTSRC没有的文件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等号后面跟文件名,可以是万用字符模式(如*.txt
-u :加上这个选项后将会把DST中比SRC还新的文件排除掉,不会覆盖
下面笔者将会针对这些选项做一些列小实验:
1
建立目录以及文件



笔者建立这些文件的目的就是为做试验做一些准备工作
2)使用-a选项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本来想把test1目录直接拷贝成test2目录,可结果rsync却新建了test2目录然后把test1放到test2当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可以这样做:



加一个斜杠就好了,所以笔者建议你在使用rsync备份目录时要养成加斜杠的习惯在上面讲了-a选项等同于- rlptgoD,而且-a还可以和--no-OPTION一并使用



笔者加上-v选项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上例中因为没有使用-r选项导致只能拷贝目录但不能拷贝目录下面的内容(英文翻译过来就是忽略了目录test1/.”,其中test1/.指的就是test1目录内部的所有文件),所以虽然创建了test2目录,但是test2目录为空下面再看看那个-l选项的作用



使用-v选项看来就是方便呀,上例告诉我们跳过了非普通文件1.sh,其实1.sh是一个软连接文件,如果不使用-l选项则不会理会软连接文件的



果真test2目录当中没有那个1.sh的影子当然加上-l选项则会把软连接文件给拷贝过去,但是软连接的目标文件却没有拷贝过去,有时候咱们指向拷贝软连接文件所指向的目标文件,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3)使用-L选项



一个-L就可以把SRC中软连接的目标文件给拷贝到DST
4
使用-u选项
首先查看一下test1/1 test2/1的访问时间(肯定是一样的),然后使用touch修改一下test2/1的访问时间(此时test2/1要比test1/1的访问时间晚了一些),如果不加-u选项的话,会把test2/1的访问时间变成和test1/1的访问时间一样这样讲也许你会迷糊,不妨看一看



看到了吧,本来test2/1的访问时间已经不同于test1/1的访问时间了,但是同步后访问时间又一致了



现在你明白-u选项的妙用了吧
5)使用--delete选项



如果不使用--delete选项当SRC有文件删除时,DST是不会删除的,只有加上--delete选项后才能删除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在DST增加文件了,而SRC当中没有这些文件,同步时加上--delete选项后同样会删除新增的文件



6)使用--exclude 选项



另外还可以使用万用字符*匹配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平时你使用rsync同步数据的时候,使用-a选项基本上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只是有时候会有个别的需求,会用到-a --no-OPTION, -u, -L, --delete, --exclude这些选项,但是笔者要求你把上面这些全部掌握,毕竟这才几个而已,大部分选项笔者都没有介绍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了,就去查一下rsyncman文档吧


查看网卡连接状态



mii-tool这个命令用来查看网卡是否连接,如图显示link ok等字样说明连接正常,否则会显示no link字样,下图是笔者所管理的一台服务器,eth1网卡没有连接



如果你的机器是虚拟机,那么你使用该命令时应该显示成如下:



这是因为使用的是虚拟网卡,不支持这个工具查看不用多关注此,你记住这个mii-tool命令即可,它可是会经常用到的

w 查看当前系统的负载



相信所有的linux管理员最常用的命令就是这个’w’ 了,该命令显示的信息还是蛮丰富的第一行从左面开始显示的信息依次为:时间,系统运行时间,登录用户数,平均负载第二行开始以及下面所有的行,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当前登录的都有哪些用户,以及他们是从哪里登录的等等其实,在这些信息当中,笔者认为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第一行中的’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值

第一个数值表示1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载值;第二个数值表示5分钟内系统的平均负载值;第三个数值表示15分钟系统的平均负载值这个值的意义是,单位时间段内CPU活动进程当然这个值越大就说明你的服务器压力越大一般情况下这个值只要不超过你服务器的cpu数量就没有关系,如果你的服务器cpu数量为8,那么这个值若小于8,就说明你的服务器没有压力,否则就要关注一下了到这里你肯定会问,如何查看服务器有几个cpu



就是用这个命令了。’/proc/cpuinfo’这个文件记录了cpu的详细信息目前市面上的服务器通常都是24cpu,在linux看来,它就是8cpu。查看这个文件时则会显示8段类似的信息,而最后一段信息中processor : 后面跟的是’7’。所以查看当前系统有几个cpu,你可以使用这个命令:’ grep -c 'processor' /proc/cpuinfo’ 。


rsync 应用实例

1)通过ssh的方式
最上面介绍的5种方式当中,第二第三(1个冒号)就属于通过ssh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就是让用户去登录到远程机器,然后执行rsync的任务



这种方式就是前面介绍的第二种方式了,是通过ssh拷贝的数据,是要输入10.0.2.69那台机器root的密码的



这个则为第三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如果写到脚本里,备份起来就有麻烦了,因为要输入密码,脚本本来就是自动的,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不代表没有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密钥验证,密钥不设立密码就ok还记得在前面笔者曾经介绍过通过密钥登录远程主机吗,下面要讲的内容就是那些东西了
先提前说一下基本的主机信息: 10.0.2.68 (主机名Aming-1)和10.0.2.69(主机名Aming)需要从Aming-1上拷贝数据到Aming
A. 首先确认一下Aming-1上是否有这个文件 /root/.ssh/id_rsa.pub



如果没有安装以下的方法生成: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交互的过程,因为笔者的/root/.ssh/id_rsa已经存在,所以会问是否覆盖,笔者选择覆盖,然后会提示要输入这个密钥的密码,出于安全考虑应该定义个密码,但是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动化同步数据,所以这里不输入任何密码,直接按回车,即密码为空最后则生成了私钥(/root/.ssh/id_rsa)和公钥文件(/root/.ssh/id_rsa.pub)
B. 把公钥文件的内容拷贝到目标机器上



复制主机Aming-1/root/.ssh/id_rsa.pub文件内容,并粘贴到主机Aming/root/.ssh/authorized_keys



在这一步也许你会遇到/root/.ssh目录不存在的问题,可以手动创建,并修改目录权限为700也可以执行ssh-keygen命令生成这个目录保存/root/.ssh/authorized_keys文件后,再到主机Aming-1上执行



你会发现,现在不用输入密码也可以登录主机Aming下面再从主机Aming-1上执行一下rsync命令试试吧



2)通过后台服务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理解成这样,在远程主机上建立一个rsync的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配置好rsync的各种应用,然后本机作为rsync的一个客户端去连接远程的rsync服务器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如何去配置一台rsync服务器
A. 建立并配置rsync的配置文件 /etc/rsyncd.conf



其中配置文件分为两部分全部配置部分和模块配置部分,全局部分就是几个参数而已,就像笔者的rsyncd.confport, log file, pid file, address这些都属于全局配置,而[test] 以下部分就是模块配置部分了一个配置文件中可以有多个模块,模块名自定义,格式就像笔者的rsyncd.conf中的这样其实模块中的一些参数例如use chroot, max connections, udi, gid, auth users, secrets file以及hosts allow都可以配置成全局的参数当然笔者给出的参数并不是所有的,你可以通过man rsyncd.conf 获得更多信息
下面就简单解释一下这些参数的意义:
port :指定在哪个端口启动rsyncd服务,默认是873
log file
:指定日志文件
pid file
:指定pid文件,这个文件的作用涉及到服务的启动以及停止等进程管理操作
address
:指定启动rsyncd服务的IP,假如你的机器有多个IP,就可以指定其中一个启动rsyncd服务,默认是在全部IP上启动
[test] :指定模块名,自定义
path :指定数据存放的路径
use chroot
true|false 默认是true,意思是在传输文件以前首先chrootpath参数所指定的目录下这样做的原因是实现额外的安全防护,但是缺点是需要以roots权限,并且不能备份指向外部的符号连接所指向的目录文件默认情况下chroot值为true,如果你的数据当中有软连接文件的话建议设置成false。
max connections
:指定最大的连接数,默认是0即没有限制
read only
ture|false 如果为true则不能上传到该模块指定的路径下
list :指定当用户查询该服务器上的可用模块时,该模块是否被列出,设定为true则列出,false则隐藏
uid/gid :指定传输文件时,以哪个用户/组的身份传输
auth users
:指定传输时要使用的用户名
secrets file
:指定密码文件,该参数连同上面的参数如果不指定则不使用密码验证
hosts allow :指定被允许连接该模块的主机,可以是IP或者网段,如果是多个,之间用空格隔开
B. 编辑secrets file,保存后要赋予600权限



C. 启动rsyncd服务



启动后查看日志,看看是否有错误信息,然后再看下端口是否启动



如果想开机启动,请把”rsync –daemon –confg=/etc/rsyncd.conf” 写入到/etc/rc.d/rc.local文件
D. 到另一台机器上测试



记得那个use chroot参数吗,如果设置为true,则/root/test4/1.sh不会被拷贝过来



修改rsyncd.conf文件,把use chroot改成true,不用重启服务即可生效



从上例中的详细信息中也可以看到,不能拷贝软连接的所以请记住,如果涉及到软连接,请设置use chroot=false 。另外这种方式也是可以不用手动输入密码的,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指定密码文件



先编辑一个密码文件,并修改600权限



在同步时,指定密码文件即可(--password-file=/etc/rsyncd.passwd)
第二种:在rsync服务器端不指定用户



把相关的参数都用’#’注释掉然后再到客户端上测试



注意,这里不用再加test@这个用户了,默认是以root的身份拷贝的,现在已经不需要输入密码了

更改主机名

当装完系统后,默认主机名为localhost,使用hostname就可以知道你的linux的主机名是什么



同样使用hostname可以更改你的主机名



下次登录时就会把命令提示符中的’localhost’更改成’Aming’。不过这样修改只是保存在内存中,下次重启还会变成未改之前的主机名,所以需要你还要去更改相关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修改成你想要的主机名,这样再重启就会读取这个配置文件中的HOSTNAME.

vmstat 监控系统的状态



上面讲的w查看的是系统整体上的负载,通过看那个数值可以知道当前系统有没有压力,但是具体是哪里(CPU, 内存,磁盘等)有压力就无法判断了通过vmstat就可以知道具体是哪里有压力。vmstat命令打印的结果共分为6部分: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请重点关注一下红色标出的项
1procs 显示进程相关信息
r
: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如果长期大于服务器cpu的个数,则说明cpu不够用了;
b
:表示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等待I/O, 内存等,这列的值如果长时间大于1,则需要你关注一下了;
2memory 内存相关信息
swpd :表示切换到交换分区中的内存数量

free :当前空闲的内存数量;
buff :缓冲大小,(即将写入磁盘的);
cache :缓存大小,(从磁盘中读取的);
3swap 内存交换情况
si :由内存进入交换区的数量;
so
:由交换区进入内存的数量;
4io 磁盘使用情况
bi :从块设备读取数据的量(读磁盘);
bo
从块设备写入数据的量(写磁盘);
5system 显示采集间隔内发生的中断次数
in :表示在某一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设备中断数;
cs :表示每秒产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
6CPU 显示cpu的使用状态
us :显示了用户下所花费 cpu 时间的百分比;
sy :显示系统花费cpu时间百分比;
id :表示cpu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wa
:表示I/O等待所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st :表示被偷走的cpu所占百分比(一般都为0,不用关注);
以上所介绍的各个参数中,笔者经常会关注r列,b列,和wa列,三列代表的含义在上边说得已经很清楚。IO部分的bi以及bo也是我要经常参考的对象如果磁盘io压力很大时,这两列的数值会比较高另外当si, so两列的数值比较高,并且在不断变化时,说明内存不够了,内存中的数据频繁交换到交换分区中,这往往对系统性能影响极大



笔者用vmstat时,经常用这样的形式,’vmstat 1 5’ 表示每隔1秒钟打印一次系统状态,连续打印5当然你也可以 ‘vmstat 1 ‘ 表示每隔1秒钟打印一次系统状态,一直打印,除非你按ctrl + c强制结束

linux系统日志

日志重要吗?必须的,没有日志你怎么知道你的系统状况?没有日志你如何排查一个trouble?日志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他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日志主要的功能有:审计和监测他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和追踪侵入者等等

笔者常查看的日志文件为/var/log/message. 它是核心系统日志文件,包含了系统启动时的引导消息,以及系统运行时的其他状态消息。IO 错误网络错误和其他系统错误都会记录到这个文件中另外其他信息,比如某个人的身份切换为 root以及用户自定义安装的软件(apache)的日志也会在这里列出通常,/var/log/messages 是在做故障诊断时首先要查看的文件那你肯定会说了,这么多日志都记录到这个文件中,那如果服务器上有很多服务岂不是这个文件很快就会写的很大,没有错,但是系统有一个日志轮询的机制,每星期切换一个日志,变成message.1, message.2,…messages.4 连同message一共有5个这样的日志文件这是通过logrotate工具的控制来实现的,它的配置文件是/etc/logrotate.conf. 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请不要修改这个配置文件



/var/log/message是由syslogd这个守护进程产生的,如果停掉这个服务则系统不会产生/var/log/message,所以这个服务不要停。Syslogd服务的配置文件为/etc/syslog.conf这个文件定义了日志的级别,具体详细的东西笔者不再阐述,因为若没有特殊需求是不需要修改这个配置文件的,请使用”man syslog.conf” 获得更多关于它的信息




除了关注/var/log/message外,你还应该多关注一下’dmesg’这个命令,它可以显示系统的启动信息,如果你的某个硬件有问题(比如说网卡)用这个命令也是可以看到的




这一小节就介绍这么多,在结束之前,笔者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以后在你日常的管理工总中要养成多看日志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应用软件的日志,比如apache, mysql, php等常用的软件,看它们的日志(错误日志)可以帮助你排查问题以及监控它们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设置linux的dns

DNS是用来解析域名用的,平时我们访问网站都是直接输入一个网址,而dns把这个网址解析到一个IP。关于dns的概念,如果你很陌生的话,那就去网上查一下吧linux下面设置dns非常简单,只要把dns地址写到一个配置文件中即可这个配置文件就是/etc/resolv.conf



resolv.conf有它固有的格式,一定要写成’nameserver IP’的格式,上面那行以’;’为开头的行是一行注释,没有实际意义,建议写两个或多个namserver ,默认会用第一个namserver去解析域名,当第一个解析不到时会使用第二个linux下面有一个特殊的文件/etc/hosts也能解析域名,不过是需要我们手动在里面添加IP+域名这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临时解析某个域名,非常有用



它的格式如上图,每一行作为一条记录,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IP,第二部分是域名关于hosts文件,有几点需要你注意:
1)一个IP后面可以跟多个域名,可以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2)每行只能有一个IP,也就是说一个域名不能对应多个IP
3)如果有多行中出现相同的域名(前面IP不一样),会按最前面出现的记录来解析

top 显示进程所占系统资源



这个命令用于动态监控进程所占系统资源,每隔3秒变一次这个命令的特点是把占用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IO等)最高的进程放到最前面。top命令打印出了很多信息,包括系统负载(load average进程数(Tasks、cpu使用情况内存使用情况以及交换分区使用情况其实上面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命令来查看,所以用top重点查看的还是下面的进程使用系统资源详细状况这部分东西反映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不过需要你关注的也就是几项:%CPU, %MEM, COMMAND 这些项目所代表的意义,不用笔者介绍相信你也能看懂吧



另外笔者使用top命令时还常常使用-bn1 这个组合选项,它表示非动态打印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可以用在脚本中,你不妨记一下,以后也许你会用得到

xargs与-exec

1. xargs

在前面的例子中笔者曾经使用过这个命令,你是否有印象呢?现在就详细介绍一下它,平时笔者使用xargs还是比较多的,很方便



查看xargsman文档,解释是这样的:build and execute command lines from standard input. 至于翻译成中文理解着有点困难不妨笔者举个例子说明它的作用



它的作用就是把管道符前面的输出作为xargs 后面的命令的输入它的好处在于可以把本来两步或者多步才能完成的任务简单一步就能完成。xargs常常和find命令一起使用,比如,查找当前目录创建时间大于10天的文件,然后再删除



这种应用是最为常见的,xargs后面的rm 也可以更选项,当是目录时,就需要-r选项了在笔者看来xargs的这个功能不叫什么,它的另一个功能才叫神奇现在我有一个这样的需求,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txt的文件,然后把这些.txt的文件变成.txt_bak 。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写脚本去实现,但是使用xargs就一步



xargs -n1 –i{} 类似for循环,-n1意思是一个一个对象的去处理,-i{} 把前面的对象使用{}取代,mv {} {}_bak 相当于 mv 1.txt 1.txt_bak。你刚开始接触这个命令时也许有点难以理解,多练习一下你就会熟悉了,笔者建议你记住这个应用,很实用
2. -exec

使用find命令时,经常使用一个选项就是这个-exec了,可以达到和xargs同样的效果比如,查找当前目录创建时间大于10天的文件并删除



这个命令中也是把{}作为前面find出来的文件的替代符,后面的”\””;”的脱意符,不然shell会把分号作为该行命令的结尾这个-exec有时候也挺实用的



-exec同样可以实现前面那个复杂的需求

linux的防火墙-SELINUX

SelinuxRedhat/CentOS系统特有的安全机制不过因为这个东西限制太多,配置也特别繁琐所以几乎没有人去真正应用它所以装完系统,我们一般都要把selinux关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关闭selinux的方法为:



’SELINUX=enforcing’改成’SELINUX=disabled’,然后重启机器临时关闭selinux的命令为



getenforce命令可以得到selinux的状态,其中有两种(Enforcing|Permissive),前者表示开放,后者表示关闭,但是会发出警告。setenforce用来设置selinux的状态,后面跟0则设置成Permissive后面跟1设置成Enforcing。关闭selinux的命令为setenforce 0,但是这只是临时关闭,重启后恢复,想要永久生效,请更改配置文件/etc/selinux/config。

sar 监控系统状态

sar 命令很强大,它可以监控系统所有资源状态,比如平均负载网卡流量磁盘状态内存使用等等它不同于其他系统状态监控工具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打印历史信息,可以显示当天从零点开始到当前时刻的系统状态信息如果你系统没有安装这个命令,请使用”yum install -y sysstat”命令安装初次使用sar命令会报错,那是因为sar工具还没有生成相应的数据库文件(时时监控就不会了,因为不用去查询那个库文件)它的数据库文件在” /var/log/sa/”目录下,默认保存9因为这个命令太过复杂,所以笔者只介绍几个
1)查看网卡流量 ‘sar -n DEV ‘



IFACE这列表示设备名称,rxpck/s 表示每秒进入收取的包的数量,txpck/s 表示每秒发送出去的包的数量,rxbyt/s 表示每秒收取的数据量(单位Byte),txbyt/s表示每秒发送的数据量后面几列不需要关注如果有一天你所管理的服务器丢包非常严重,那么你就应该看一看这个网卡流量是否异常了,如果rxpck/s 那一列的数值大于4000,或者rxbyt/s那列大于5,000,000则很有可能是被攻击了,正常的服务器网卡流量不会高于这么多,除非是你自己在拷贝数据上面的命令是查看网卡流量历史的,如何时时查看网卡流量呢?



另外也可以查看某一天的网卡流量历史,使用-f选项,后面跟文件名,如果你的系统格式Redhat或者CentOS那么sar的库文件一定是在/var/log/sa/目录下的



2)查看历史负载 ‘sar -q’



这个命令有助于我们查看服务器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的负载状况
关于sar的介绍笔者不愿写太多,毕竟介绍太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压力,其实笔者介绍这个命令的目的只是让你学会查看网卡流量(这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很感兴趣那就man一下吧,它的用法太多了